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Posted by UC Wang 3月 28, 2018 No comments

2018/03/28 財經專欄(5)、我們知道資金運用有儲蓄、投資、投機以及賭博,機會與風險該如何拿捏,如何獲得最大平均投資報酬?不「投機」的風險又是什麼?

投資理財的目的

常聽大眾或財經媒體常以「能否打敗定存」,來做為判斷一個投資是否成功的依據,只因為「定存」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投資工具,而且幾乎可視為「零」風險。「投資理財」的目的不外乎是為了讓財富累積的效果最大化、或者有人說是為了抵抗「通貨膨脹」、又或者追求更大的財富或人生的自由(財務自由)。但在追求投資理財的同時,另一方面卻也伴隨著風險,因此老一輩人因見識過投資股票、期權的風險(如報章上身家破產的案例),再加上自已長年投資的股票慢慢變成雞蛋水餃股的經驗,不免覺得買股票是一種風險(卻未看到波動下的平均報酬),因此總是耳提面命的說,「千萬不要買股票!」買股票只會讓人變得更窮。但在另一方面,卻又覺得「買房」是一種「保值」的投資,甚至不覺得「買彩券」其實是一種報酬率非常低的「賭博」。然而上述的種種觀念,卻是符合我們普羅大眾心理上的直覺。若讓我們透過數學,計算「期望報酬率」,結果可能遠遠與我們的直覺相違背。

機會 vs 風險(穩定 vs 冒險)

首先在投資理財這門學問中,我們要先認識兩位好朋友,一位名叫做「機會」(成功的機率)、另一位名叫做「風險」(失敗的機率)。這兩位好朋友非常要好,總是結伴同行,只要看到「機會」則「風險」一定就在旁邊,兩個好朋友有時候併肩,有時一前一後,但總是不會離開的太遠。當這兩位好朋友走在路上時,我們在他們要經過的路徑畫下一條線並提上兩個字,叫做「投資」,當機會先穿越「投資」這條線時,可得到正的報酬;相對的,當風險先到時,我們得到負報酬。因此聰明的讀者可能發現到了,「這不就是賭博嗎?」沒錯!機會與風險在人與人的社會中,相互交雜在一起,就會衍生出一種「賽局」行為(因此也有專門的理論探討「賽局理論」),讓未來充滿變數而不可完全預期。
機會與風險
(以上圖片自行繪製,素材來自免費線上資源。)
在「機會」與「風險」之間,兩位朋友行進的速度並不完全等速,有時候「機會」走的快一些、有時則是「風險」比較快,因此在行進的過程中可隨時產生各種不同的概率,而我們投資就是要去預估「機會」與「風險」之間距離的變化,以預估得到最好的結果。而「投資」這條線,是我們可以去決定的,可以畫在路上的任何地方,以追求最好的結果。
然而,可以在路上畫上報酬的投資者,卻不只你我,每個人都可參與「賽局」並在路上畫上不同的線(投資),而市場流通的資金是有限的,因此獲勝的人向失敗者收取報酬,因此在過程中又發展出了不同高低的收益與風險。根據風險的高低、機會及所產生報酬的大小,共有四種投資組合,筆者將之分成以下4種樣態。

儲蓄、投資、投機、賭博

(一)儲蓄:機會最高,風險接近於零,報酬最小。

(二)投資:機會偏高,風險低,報酬中等。

(三)投機:機會偏低,風險高,報酬高。

(四)賭博:機會最低,風險最高,報酬最高。

以上四種樣態,成功率最高為儲蓄,也是最為一般大眾所採用,以目前1年期定存利率台灣約1.07至1.09之間,年化報酬率僅1%左右,但獲勝機率達99.99%,平均期望報酬率為1%。而最為極端的另一邊為「賭博」,以「大樂透」為例,大樂透頭獎機率為中獎率1/1,398萬,獲勝機率僅0.000007153%,獲勝獎金為1億至10幾億不等(常態中位數獎金約1億元左右),經計算後平均期望報酬率為-92.85%(期望報酬率為負值,投資者幾乎血本無歸!)。
機會與風險
(以上圖片自行繪製。)
而介於中間值的「投資」及「投機」,因平均期望報酬率起伏較大,完全看個人功力。以台灣股市來說,被動投資台股加權指數,以近20年平均年化報酬率來說約在7至8%不等;但同樣以投資台股加權指數為例,若以短期投機的方式買賣價差,但不考慮其它因素前提下,則因為短進短出而增加手續費用的關係,將使年化報酬率降為4~5%。但若因選擇正確投資方法或運用財務金融知識,如下述方法,將可適度的提高報酬率。

利用「市場效率」來增加投資報酬率

因人性的使然(追漲殺跌),故「市場效率」不一定是完美的,因此有幾種方法可以提高市場報酬率,即利用「市場效率」及「行為財務學」等假設:(1)利用推算公司的「內在價值」來判斷「市場價值」是否偏低而值得投資,因此在每一次的進出皆依據價值投資來等待「市場價值」趨近「內在價值」。相對於市場平均值而言,經過精挑細選的水果理論上要比隨意在菜攤拿起的水果還要甜。另一方面是(2)提早於市場預期心理前動作,利用早一步先於市場投資者佈局,以取得較佳的買入賣出時點,以提高整體報酬率。
上述的兩個方法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又是另一回事,但就像是一門技藝一般,經過持續的練習,並以上述的兩個方法為前提,筆者認為長年累月下來,合理年化報酬率應可達10~12%。

最安穩的投資其實也是一種風險

以國內的四大基金(公務人員退撫基金、郵儲基金、勞保基金、勞退基金)來說,一直以來被認為投資報酬率(僅2%~3%)過低,不及國外的退休基金動輒輕鬆享有7%~8%的報酬率。但其實真正的主因卻是因為我們的退撫基金嚴重受到國內法令的限制,在投資標的上有著種種限制;且因防弊重於受益,在法令上卻又僅要求以「定存利率」為最低的底線。因此在種種限制下情況下,退撫基金幾乎大部份偏向於「固定收益型」的投資,以「保證」符合台灣的法令以及超過「定存利率」,基金在不肯承受高風險及波動大金融商品的情況下,長期投資報酬當然偏低
以上述四大基金為例,操盤者皆是專業的財經學者,在不願意承受風險的情況下,想要讓退撫基金的績效提高至國外退休基金的水準幾乎難上加難。根據國內相關媒體報導,以我們國內各項社會福利基金收益情形,預估在15年內就會全部破產,可見「最安穩的投資」最後的結果卻換來100%機率的破產,「不去冒險」是不是本身也是一種「風險」呢

投資=投機,再不「投機」就只剩「危機」!

安德烈‧科期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裡寫道。

有錢的人,可以投機,

錢少的人,不可以投機,

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筆者建立本部落格,是因為筆者深知「理財」就是「投機」。投機要成功需要運氣,本站無法給各位提供「好運」,但卻可以給讀者提供「合理」的「估值」。就如「古董」、「土地」、「珍珠」等等都有估價師,因此「股票」也可以「估值」。合理的「估值」可以吸引「好運」的到來;但就像預測颱風動向一般,沒有100%的精準,因此本部落格文章也不做任何保證,僅提供個人第一手研究成果分享。看到這裡,聰明的朋友們,是否已經決定當個「投機家」了呢?本站歡迎大家共同交流。

※本文為個人研究,非投資建議,相關數據依據當時公布之財報資料推估,僅供讀者參考。


財經時事討論

2018/03/19 財經專欄(4)、淺談經濟成長、通貨膨脹、薪資與零售業倒閉等彼此脫勾的矛盾現象背後的真相! 2018/02/06 財經專欄(3)、春節將近且國際股市大跌,投資股票就跟打牌一般,資金下柱該(財報公佈)發牌前買進、還是發牌後? 2017/10/26 財經專欄(2)、「AI 人工智慧 ETF」推出幾日,輕鬆完勝大盤,本文帶您探討 AI 的理財能力是否可能像 AlphaGo 完勝人類? 2017/10/13 財經專欄(1)、央行近期對ETF提出的風險性預告,是否代表被動式基金存在什麼危險?本文帶您分析並判斷目前的ETF價格是否超漲,還具有投資價值?

0 意見:

張貼留言

Search

Bookmark Us

Delicious Digg Facebook Favorites More Stumbleupon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