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素材取自杏一官方網站。)
醫療用品通路商ー杏一
公司簡介與產品介紹
杏一成立於 1990 年,是全國第一家由醫護團隊領軍成立的連鎖通路商,根據手邊資料,門市遍佈於兩岸達 255 家,其中台灣佔 240 家、大陸 15 家,代理販售的商品、品項多達三萬項。在台灣最常看到杏一門市的地方便在醫院裡或醫院旁,由於醫療用品在網路上販售容易觸法,因此消費者只能乖乖到實體門市購買,醫療用品可以免於網路電商的價格競爭,比傳統零售門市稍具優勢。醫療門市的另一項優勢則在急迫性,由於醫療用品常在意外或疾病發生後才產生立即性的需求,而杏一常設於醫院週邊,便佔了地利優勢,且創辦人陳麗如本身的護理專業,及近 7 成門市人員亦具備醫護人員背景,使門市人員的專業性更貼進消費者需求。因此,對於以醫療用品為主的門市通路,台灣常見的還有大樹、丁丁藥局等等,不過後續的兩家則比較偏向於保健食品、藥品還有嬰幼兒產品,杏一則主攻成人醫療用品。
(杏一門市資料,資料取自 2018 年法說會。)
(杏一商場,資料取自 2018 年法說會。)
產業前景
由於零售通路業長期往多角化及強調綜效發展,現今行業別界線已經逐漸模糊,如藥局或藥妝店也能銷售醫療用品,因此同業競爭激烈下,杏一也因應產業環境的轉型。杏一這幾年將顧客群從過往的老病殘照護,延伸至預防醫學及居家日常保健,因此現有營收比重,醫材輔具與非醫材輔具的營收佔比已調整至各半,而所有門市店數中也已有近四分之一提供藥局服務。但是,由於杏一佔據較多醫院週邊地利之便,就醫療照顧用品這塊仍相較其他通路商具有優勢,還是目前公司經營銷售的主力。
以台灣長期需求趨勢觀察,人口結構逐漸往高齡化發展,根據經建會統計資料,2019 年(今年)人口中位數(人數最大的一群)在 40 歲左右,而一般醫療用品主力客群約在 60 歲以上,從兩者數據上差距即可以簡單推算台灣醫療端需求成長的人口紅利尚有 20 年以上的光景,期間即使醫療通路商競爭激烈,但考量未來醫院點位擴展有限情況下,杏一的優勢仍然存在。
(台灣老年人口占率趨勢,資料取自 2018 年法說會。)
(台灣人口年齡中位數,資料取自 2018 年法說會。)
由於美中貿易戰、科技戰下對未來投資前景產生風險預期,對於近期價值股的投資判斷,若僅是按照過往的標準,也可能產生某些程度的風險。近期從資本市場的反應可以看出,台股資金的流向持續往貿易戰影響較不大的標的跑,如資產股、游戲股、食品股、內需股等等(如以零售為主的寶雅、以餐飲為主的瓦城、以調飲為主的六角、以游戲為主的鈊象)。因此,在目前的市況下,以醫療用品通路零售為主的杏一,也可望有類似寶雅的走勢。
杏一財務數據分析
杏一依本站健檢雷達分析偏向成長型,預估本益比約為 12.17 倍。從公司財報數據上看,公司長期以來營收持續成長,是家緩慢成長的好公司,長期股東權益報酬率每年至少也有 10% 以上水準。公司治理表現上,由於負債比例偏高,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也偏低,毛利率穩定有 30% 水準,但扣除人事及經營成本,營益率長年不到 5%,營運表現遠遠不及如寶雅等零售商的表現。杏一由於上述等種種原因並沒有通用本站模型的篩選,但由於本益比位階相較低了許多,在美中等國際政治風險下,暫時避開可能因貿易戰受害的個股,如零售通路也算是較為安全的一塊,同時杏一又具備醫療、長照等長期產業趨勢,在質性分析具有優勢情況下列為本站潛力股,為方便追蹤,將於本文發表後依最新收盤價列入成份股清單。
(杏一財務數據試算,自行繪製。)
(杏一健檢雷達分析,自行繪製。)
(杏一預估本益比試算,自行繪製。)
(杏一近年現金股利,自行繪製。)
(杏一配息率政策,自行繪製。)
(杏一近年營收狀況,自行繪製。)
(杏一毛利率與營益率,自行繪製。)
(杏一預估每股盈餘,自行繪製。)
(杏一自由現金流量狀況,自行繪製。)
(杏一股東權益報酬率與資產報酬率,自行繪製。)
(杏一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自行繪製。)
(杏一負債比例,自行繪製。)
技術面及籌碼面分析
杏一技術分析日線,位於多頭趨勢線上,且股價在平臺整理區已整理好一段時間,具有向上突破的潛力;籌碼面上,主力籌碼集中,短線上具有多頭優勢。中、長線看,週線及月線遇長期均線壓力,但是由於均線向下的角度平緩,壓力並不大。長期以來,公司營收逐年成長,但因營運因素,獲利並沒有呈現完全正向發展,股價也長年向下。今年以來,股價向上走出一段多頭趨勢,已突破前波高點,而營收表現、營運表現也同時轉好,目前本益比試算仍偏低。筆者認為從技術面角度觀察短期或許有壓,但長期趨勢已然改變,將走向多頭往上,頗具有潛力。
技術分析日線
(杏一技術分析日線,使用兆豐免費看盤軟體。)
技術分析週線
(杏一技術分析週線,使用兆豐免費看盤軟體。)
技術分析月線
(杏一技術分析月線,使用兆豐免費看盤軟體。)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