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7日 星期日

Posted by UC Wang 3月 17, 2019 No comments



2019/03/17 財經專欄(17) 淺談用古騰堡‧芮克特定律用於衡量金融股災的大小與發生率,讓您參考及評估是否該當為股災而預先避險?
(圖片取自網路免費資源。)




前言

幾天前,有網友問我有沒有因為已經獲利的股票因為放著沒賣而又跌回去的經驗,我回答有的,而且經驗超多。因此再問我股票漲多是否需要在高檔減持,以免股價從高檔又再修正回來。以去年為例,當 2018 年上半年的獲利沒有在下半年減持的話,到了 2018 年底時原本的獲利幾乎都吐了回去,甚至變成了虧損,但如果相反的在股市大跌後再去承接,不是獲利更為豐厚?筆者認為這些情況很難在當下用打字的狀況下三言兩語便講清楚,因此寫下本文,讓有相同問題的朋友也參考看看。
筆者認為如果是為了「保有獲利」不被侵蝕,則減持是必要的;但若是為了「獲利最大化」,則似乎不一定正確,原因如下:舉例以近 3 個月加權指數的多空變化來看,只以「技術面」及「籌碼面」的角度來判斷多空轉強還是轉弱變化。下圖標示出許多轉折訊號,台股從 1 月上漲到現在,一路上訊號忽多忽空,其間如果依照訊號使得資金進進出出,光是手續費就增加大幅的成本,而且整體獲利反而不如從 1 月就持有到現在。因此,這問題其實沒有答案,我們如果看不同的書或財經節目,從更多面向可以拿到的投資建議也都各不相同,如以「總體經濟」、「政治穩定性」、「技術面」、「法人資金面」、「期貨多空單」等等,不同的面向各有不同多空解讀。

(加權指數近期多空變化,使用兆豐免費看盤軟體。)


投資判斷需要自我的想法與決擇

因此,接續上節,筆者認為投資判斷需要一些「自我想法」來進行「決擇」,若盲目的依外部訊號或建議來判斷,很容易進退失據。由於去年美中貿易紛爭最新的進展只是延期,而非解決紛爭,不管最終的結果是怎樣,都不可能很快得到答案,除此之外,尚有英國脫歐的議題還在燃燒。因此,在投資路上「不確定性」是一種常態,個股也是一樣,有些股票創高後高點還有更高點,如果途中就被洗出去了,誠為可惜,如筆者也有很多被洗出去的經驗。因此,我們再回到投資想法來探討。
筆者認為資本市場的漲跌非常「隨機」,但具有基本面的市場,則有能力將這種「隨機」吸引至它應該有的價值。就好比職場上,不同能力的職員,不見得能力好的人就能拿到好待遇,但整體而言能力好而拿到好待遇的比例還是高於能力不好但仍拿到好待遇的例子。金融的世界裡,當大盤陷入修正時,能力不好的個股最可能尚失掉他的漲幅,就跟裁員的時候會先裁員一些年級較大或職場能力較差的員工。因此,大盤進入小修正時,對於基本面好的公司來說,影響股價並不大,除非是已經漲太多了。但是當大盤進入大修正,達到「拋售」的階段,則不管是基本面多好的股票都在所難逃。
因此,本文的重點就放在如何應對金融股災的議題上。對於金融股災來說,筆者仍然是沒有能力去預測它,但有種想法在於它的發生次數。於是後續的內容才要真正進入我們的本文。筆者認為金融災害跟地震非常的相像,不管是股價的修正,還是大跌的風險,都跟地震一樣幾乎是來無影去無蹤,但是我們都太過於去思考金融股災發生的災難性跟後果,而忽略掉它發生的頻率,下節將以古騰堡‧芮克特的例子來說明這種想法。



何謂古騰堡‧芮克特定律

古騰堡‧芮克特定律,是一種地震的測量單位,在 1935 年的時候,人們對地震還是懵懵懂懂的時候,當時在美國還是研究生的芮克特認為地震的強度可以被量化成單位來表示,因此便開始在當地的南加州頻繁的中、小型地震中進行統計,而後制定了一套對數法則,為地震的大小訂定出不同「規模」的標示數,之後這套被命名為「芮氏規模」的訂定法很快的就被廣泛採用。但因這套標準是為南加州量身打造的,因此對不同地質情況的地區並不一定適用,因此芮克特為了制定出一套適用世界各國家的標準,與當時的地震學泰斗古騰堡,聯手發展了兩套新觀測法則:一是體波規模 MB,是基於短週期的 P 波震幅訂定;另一為表面波規模 MS,是基於長週期的瑞利波震幅所訂定,結合這兩法則,便是目前著名的古騰堡‧芮克特定律(Gutenberg-Richter law)。

`log_10 N= a - bM`

其中,N 代表規模 `>=` M 的地震數量,a 與 b 則為常數。


(b = 1時的古騰堡‧芮克特定律,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上式的古騰堡‧芮克特定律中,主要是說明地震規模與其發生頻率成反向關係,符合統計學中的冪次法則(power law)。這個對數型態的式子告訴我們的事實是,越小震度的地震發生的頻率就越多,而規模越大震度的地震發生頻率就越小。舉例來說,震度 N 的規模約每高一級,則發生地震的次數 M 是以 10 的倍數次方遞減,如芮式規模為 "5" 的發生次數約是芮式規模為 "4" 的十分之一。

金融股災也類似於地震,兩者皆出於混沌

雖然地震屬於天然災害,而金融股災則是以人禍為主,但兩者的最大相似性都在於混沌而難以預測。混沌理論即是在系統中混雜著線性和非線性系統,形成一種類似隨機的行為或不確定性。很多自然現象中都有混沌的行為,如天候、氣候等觀測,地球板塊運動能量的蓄積(地震)等等。因此,本文以地震為例主要是因為用他來描述金融股災發生的次數及感受,更為貼切;另一原因是地震跟氣候不同的地方,在於目前的科學技術領域裡,氣候可以經由超級電腦來計算,而地震會在何時何地發生仍難以預估。

(混沌行為例子,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金融市場裡,大量人類的行為堆疊起來,就跟自然界一樣會有理性跟非理性(好比線性跟非線性),產生的影響也類似於混沌。如政治、商業活動、利益、稅務、利率、匯率、人口結構、金融債務、商業行為等等,雖每種因素單獨來看仍可分析及解釋一些現象,但全部集結起來便變得錯綜複雜而形同混沌。金融股災的形成,也是由於不同的商業、政治行為所疊加堆砌起來,就好比地震一樣,在平靜無聲的地殼下相互激盪,而突然激起了一波大動盪。近十幾年來,讓我們印象深刻比較大規模的金融股災,如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 2000 年的網路泡沫、2008 年的次級房貸及雷曼兄弟倒閉造成的金融海嘯。而規模略小一些的如 2015 年歐債危機、2018 年美中貿易壁壘等等。



金融股災不可怕,可怕在難以預測

在人類科技還無法預測天候的年代,颱風、大雨、地震等等天然災害都是一樣可怕,都會造成財富及生命安全的重大威脅。但是現今我們比較害怕地震遠遠大於颱風的原因,在於颱風可以透過氣象預測何時會來,強度約為多少,以事前提早因應災害,如停班課,而水庫也可提早洩洪等等,讓損害下降;但是反觀地震卻仍是抓摸不定,難以預估。
以 2008 年的金融股災為例,當時準確預測到災難的也就只有廖廖的幾個人,如電影「大賣空」裡的主人翁麥克‧貝瑞雖察覺次級房貸市場崩盤的跡象卻煎熬 2 年而近乎一無所有。而後續的幾個主人翁則是先觀察到「麥克‧貝瑞」這個籌碼面現象,再察覺到基本面的異常而加入賣空行列;但是與此同時,剩下的 99% 專業金融機構仍被眼前層層包裝的商品利益所迷惑而不為所動。
因此,可以說金融股災並不可怕,可怕在難以預測。像麥克‧貝瑞這樣的案例,若真的成功看對了行情,金融股災不只不會帶來損失還能獲利。相反的,即使是麥克‧貝瑞這樣的高手,放空的時間點還是比實際的次級房貸崩盤早了 2 年,也就是說這兩年不止在多頭市場少賺,同時還要忍受本金不斷虧損的煎熬,以及避險基金客戶的責難。總結而言,要成功的看對大行情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避險或不避險,是否風險會更大?

風險是一種「預期之外」的概稱,且多空都會發生。舉例來說,當股災發生時,死多頭遭遇的風險遠遠大於避險投資者,而多空皆可做的投資者若成功放空,績效也會優於避險投資者。當大多頭時,多空皆可做的投資者風險會高於避險投資者,因為做錯邊的風險更大於空手,但死多頭就能在大多頭行情上大獲全勝。由於全球各國實施 QE 量化寬鬆政策,就跟全球暖化造成氣候變遷更為嚴重一樣,這十年來每隔二至三年就會出現一波不小的修正,修正幅度大多為 20% 上下。因此,死多頭的投資者每兩三年就可能出現一次大虧,反之多空皆可做的投資者卻可以在激烈的波動中反向獲利或全身而退。而避險投資者則是位於中間的位置,在大多頭行情會被軋空手,在股災情況下也至少會虧損 10% 的跌幅。因此在上述的各種情境中,「避險」會有錯失行情的風險,「不避險」則會有跌價的風險,因此就看人們對於風險是怎麼定義的,以及如何做決擇。



小結

投資難在於一直以來就在於沒有正確的答案,假如您看的是長期股市的報酬,及收取股息股利,則直接去承受風險,似乎是個不錯的方法,長期報酬會將股災的損失給彌補回來。但如果您是個基金經理人,很在乎當年度的績效,則在「避險」或「冒險」之間做對邊才是帶來好績效的不二法門。如果您是個大內高手,多空皆可做,那你就可以在多空的市場中不斷套利,不過多空兩面都做錯時損失還是會很慘重。
以筆者來說,面對金融股災的態度,比較相信它的「混沌行為」應該符合且適用古騰堡‧芮克特法則,即越小震度的股市修正發生的頻率就越多,而規模越大震度的股災發生頻率就越小,且在股災的強度與頻率上是呈現對數遞減法則。因此,理性分析的結果造就筆者死多頭的投資風格,因為評估發生大股災的機率並不高,真遇到也不像地震一樣會遭遇生命的威脅。
對於不同個性者適合不同的因應之道,如避險投資者在股價高檔時將資金部份放入相對穩定的債券,少賺一點但卻獲得更多安全感,也是種優點。而很會判斷行情者,在大盤下彎時,或修正壓力很大時,全部賣出或反手做空,若真的技巧高超也無不可。因此,以上的不同方式,在不同的市況下都會有相對的贏家,也會有相對的輸家,關鍵是自已比較在乎的點是在哪邊,以及該做何種決擇。
最後是筆者的想法,在投資的世界裡,理性的分析遠遠勝過自我的直覺,有些觀念雖然跟我們直覺上的判斷很相符,也很有道理,卻不一定是真的。相反的,有些跟我們直覺相違背的做法,卻有可能是真的。在投資裡,「想法」遠比「經驗」來得更重要,有想法的人在還未有經驗前就可以成功的探索可能會贏的方法;而靠經驗成功的投資人,等到真的覺得「方法」對了或錯了,可能已經過了半百。但是「經驗」又比「直覺」來得重要,如果連經驗都沒有,只是靠直覺的話,那就是純粹的在賭而已了。

※本文為個人研究,非投資建議,相關數據依據當時公布之財報資料推估,僅供讀者參考。







財經時事討論

2019/01/28 財經專欄(16) 統計數據會說話、但也會說謊!本文帶您探討有哪些數據被扭曲了,理財又該如何在真假數據裡掏金。< 2019/01/02 財經專欄(15) 以賭徒思維淺談長線投資的「存股」為何可行? 原因在於擊敗「莊家優勢」的武器就叫做「時間」 2018/12/14 財經專欄(14) 以外資大摩投資報告為例,淺談該如何正確解讀相關訊息 2018/10/27 財經專欄(13) 10月股災的拋售潮讓選股全面失靈,成功的賭徒心理面即使遇到逆風也應堅守牌理,理性看待虧損! 2018/10/15 財經專欄(12) 美中政治風險已超過常理,也許真正的風險其實不在川普,而是反全球化浪潮!

0 意見:

張貼留言

Search

Bookmark Us

Delicious Digg Facebook Favorites More Stumbleupon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