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Posted by UC Wang 10月 31, 2017 No comments


為何要對企業進行估值

當我們對一檔股票有興趣時,除了要對其基本面,如公司的體質、獲利情形、未來的前景及公司負債程度等進行了解外,最重要是「下手買進的價位」是否有獲利空間,就像我們買東西一樣,「東西要好但價錢也要合理」,當然最理想是買在「最低價」或「破盤價」,進行買低賣高的操作獲利空間才會大,也比較有安全邊際。因此怎樣去估算或比較股票的價格就變成一門重要的學問。像是士地、古董、珠寶等有價商品,之所以有市場定價,價格由相對應專業人士參與估值,收藏家或專家也因此在市面上搜括價格被低估的商品,再以合理行情轉賣給市場,股票的操作手法其實也有點類似這樣的情況,但要做到這樣,首先得先知道怎麼估值。因此本文就幾種常用的股票估值方法進行分析與比較,以讓各位讀者明白各種估值的優缺點。

一、一般常用估值法

常用估值法,一般有相對乘數方法,如本益比(P/E)、股價淨值比(P/B)、企業價值倍數(EV/EBITDA)、本益成長比(PEG)、股價營收比(P/S)、EV/銷售收入估值法、RNAV估值法等等。另外採用絕對估值方法的為折現模型,如股利貼現模型、自由現金流模型等等。各個不同方法有不同使用場合與其效果,本文則主要針對「本益比」、「股價淨值比」、「本益成長比」等來配合本部落格理財探討文章(1)~(3)使用。

二、本益比估值法

本益比估值法如本部落格- 理財探討(2)所說明,主要反應市場對公司獲利與給予股價的相對指標。評估本益比主要由兩個面向來看,一為個別公司預期本益比與歷史本益比的比較,另一為與同類型公司的市場本益比作比較。
前者我們來看個別公司的歷史本益比高低,因不同公司的本益比位置不同,不能以絕對的數值來評估,需要單獨看個別的本益比歷史區間,並評估預估本益比落在歷史本益比相對位置的上下範圍為任,來判別個別本益比的高低,。以台積電為例,預估本益比估值為 18.83 倍,但歷史本益比約在 9.5 至 16 倍不等,若不考慮成長性,依目前的價位屬於偏高。
20171031 台積電本益比分析
後者為市場同類型本益比的位置與公司預期本益比的比較,若公司預期本益比略高於市場同類型平均本益比,代表市場給予該公司較高的評價,則這樣的本益比還算可以接受;但若高出於市場同類型平均本益比太多,則要看獲利的預期是否走低,如果是因為獲利預期走低,而使預估本益比變高,則因為市場股價尚未修正情形,為賣出時機。若為預期獲利仍是走高的情況,但預估本益比正常是需要走低,但如是走高的情況,則需看該公司是否具備市場上其它公司所不具備的優秀條件,如果沒有良好的解釋空間,不合理的高於市場評價許多,也會壓縮未來的獲利表現。若公司預估獲利走低,則即使預估本益比走低,仍不具備好的投資條件,因為低還有更低,只有在獲利情況逐漸走穩的情況下才可介入。
高低本益比好或不好,不可一概而論,要以股價與預期獲利是否「合理」來評估。但若要有一個統一標準,在實用的角度下,一般「低本益比」仍然較優於「高本益比」,因為不管預估獲利是否成長,低本益比公司擁有較高的安全邊際。

三、預估本益成長比估值法

預估本益成長比是考慮本益比再加上成長性的作法,當本益比等於或低於公司獲利,即每股盈餘成長率的時候,如預期公司每股盈餘成長率為 10%,則最好最多只付出 10 倍於公司收益的價格買入,即本益比為 10 倍;若公司預期每股盈餘成長率為 20%,則可以提高至最多付出 20 倍該公司的收益價格買入,則本益比為 20 倍。在此情況是考慮一家高成長性的公司,合理的估值高於同等獲利,即每股盈餘相同,但低成長性的公司。因此若考慮成長性,則低本益比未必是較好,高本益比也未嚐不好,但上述對本益比及成長性的預估,及對公司股價的估值,要能成功的基礎是估值的準確度,定價的方法是否正確,一但用了不正確的估值方法,則即使找到低本益比高成長性的公司,可能也未必是好的投資標的。

四、股價淨值比估值法

股價淨值法是從公司資產的淨值去估算公司價格,對於高資產公司用這類的估值法較為適合,如銀行或保險公司或擁有大批土地資產或有價資源,如礦產、土地開挖權利等等。股價淨值比用於這類公司,即使公司運作不佳,但因資產大於市值,即使公司遭到清算,投資者仍可收回大部份的資產,甚至反而清算價還大於當初投入的金錢,如復興航空最後跌到幾塊錢時,也是有大量的投資者在賭它的清算價。早期的價值型投資,如葛拉漢等,或巴菲特早期找稱為雪茄屁股的股票,主要的選股準則也是著重在股價淨值比的選股,但時過境遷之後,因產業的變化太快,依股價淨值比選股已難以選到理想的公司,很多資產股甚至從此一厥不振的也所在多有,要在防守價位上,守珠待兔,期待公司在獲利不佳的情況撐過並慢慢回穩,或股價回到淨值以上的價位,也常以失敗告終,因一旦兵敗如山倒,燒錢的速度是遠遠大過我們的想像。

五、股東權益報酬率估值法

股東權益報酬率,就如字面上的意思,即「股東」的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可以看出一家公司的獲利能力好不好,一般看獲利能力有的指每股盈餘的高低,但若計畫所投入的股東權益來考量獲利能力,則以股東權益報酬率為最好的指標,也是巴菲特非常重視的指標。股東權益報酬率即 ROE,每股盈餘即 EPS,ROE 愈高,則股東可享有的公司獲利就愈多,EPS 只能顯示公司賺錢的多寡,卻無法評估公司用股東的錢所創造出來的效益。因此股東權益報酬率我們可以說它是反應公司運用股東資源的效率。
那股東權益報酬率是否代表即等於投資者的投資報酬率? 這句話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因長期而言,若投資一家股東權益報酬率 30%的公司 (假設是大立光),連續持有 20 年,則 20 年的「年平均年化報酬率」理論值會接近於「股東權益報酬率」,但若只有持有一年或更短的時間,則「股東權益報酬率」不會等同於「年化報酬率」,因短期的投資績效,受到買進與賣出價位的影響遠遠高於公司的預期獲利能力,

使用股東權益報酬率,理想上越高越好,但在著名投資家「彼得.林區」曾在其著作中表示,他比較喜歡股東權益報酬率約 15 倍至 20幾倍的公司,因這樣的公司較符合「一般人」可以持續經營的公司,可見高股東權益報酬率,成長的腳步太快,或許也會遇到回歸均值的效果,若投資一家高股東權益報酬率的公司,一但獲利從天上跌落凡間,或也許只是回歸正常化,都會讓股價帶來大波動下跌的風險。

六、成長價值指標估值法

成長價值指標這邊是指 GVI,即結合上述第四點及第五點估值法的拆衷方案。也是本部落格的理財探討文章(3)所說的方法。利用「股價淨值比」與「股東權益報酬率」進行非線性的權重分配,可以得到一條「成長價值區線」用以衡量「成長」與「價值」的合理比例,因高成長性的公司股價通常比較貴,但會有比較高的獲利預期,高資產價值的公司,則有比較高的安全邊際,兩者選股面是互相矛盾,但各有優缺點,而本方法可視為是遊走兩邊的中間路線。

股價的波動適用的情形與混合型做法

七、混合型投資策略

因不同的股價估值方法各有不同的優缺點,在大盤股價波動期間,使用各種估值法也會出現不同機率的報酬率。如在大盤走升的期間,成長型的選股獲利機率通常會大於價值型的選股,因在大盤走升階段,投資者眼裡看到公司獲利消息的反應勝於風險,對於不利的消息較為淡化,因此推升成長性高的個股股價走高,而價值股因成長性及獲利的消息較少,比較不受投資者青睞。但當大盤反轉向下時,因成長股漲幅通常較大,因此修正的風險也較高,價值股因有安全邊際的效果,股價較受到保護,在大盤大幅波動期間,投資價值股將有較高獲勝的機率。

八、混合型投資策略專題研究

本部落格專題研究(4)即採用混合型投資策略,並以未來投資組合個股漲跌做策略的績效分析,詳見 2017/10/01 專題研究(4)、打造混合型投資組合與績效分析(持續更新)

※本文為個人研究,非投資建議,相關數據係依當時公布之財報資料推估,僅供讀者參考。


基本面投資理論

20171008 理財探討5-市場本益比分析 20171031 理財探討4-混合型投資組合選股 20171026 理財探討3-預估成長價值選股 20171025 理財探討2-預估本益比選股 20171025 理財探討1-預估本益成長比選股

0 意見:

張貼留言

Search

Bookmark Us

Delicious Digg Facebook Favorites More Stumbleupon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