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取至王品官網。)
王品的失落與改變
走過食安風暴的王品
王品,相信我們都相當熟悉,曾是過去品牌與品質的保證,在前董事長戴勝益的領導下,走向營運與股價的高峰。但如今,王品的股價已是全盛時期的五分之一不到。話說王品開始走下波是起始於2014年受到黑心油的波及,在2014年的8月及9月份,王品因染上餿水油及使用飼料油的正義香豬油事件,及後續處理不佳,讓消費者感覺消費權益受到侵害,網路上罵聲連連,損及王品的品牌形象。
現任董事長陳正輝於2015年7月緊急接手,從此「王品」=「戴勝益」的關系就此結束。有別於前董事長戴勝益,現任董事長陳正輝缺少與媒體的互動,不像前董事長戴勝益會利用媒體的力量行銷個人及品牌,也因此「王品」兩字也開始慢慢為人所淡忘,股價就像是溜滑梯一樣。
(王品股價長期像溜滑梯一路下跌。)
調整體質,將市場重新規畫
由於陳正輝較擅長於外部市場規畫,比較偏向於企業管理,一上任便關掉了35家店,一口氣認列了三億元以上的損失,但也讓2015年的每股盈餘僅0.45元,相較前兩年一口氣掉了9成以上,成績相當難看,股價更因此重挫。對於股東而言,最在乎莫過於是否可以賺錢,因此公司年度的盈餘成績單一口氣掉了這麼多,當然也讓外界對陳正輝投下不信任票。但對於陳正輝調整體質的說法,筆者倒認為有幾分道理。
在陳正輝接手之前,王品即出現營運上的問題,即「店面越開越多,但營收卻越來越少」。且食安風爆已是重創了品牌形象,因此在品牌客源減少之下,若沒稱早進行體質調整,後續只是擴大風暴的影響,及帶來更糟的結果。
筆者認為台灣的年經創業家太過僵化,10個人就有9個是從事餐飲事業。大家一窩峰開餐飲店的結果,讓餐飲事業出現非常競爭的狀態,不只是利潤變少,市場快速飽和,商品同質性高,事業體淘汰率高。王品現任董事長陳正輝敢勇於跳脫僵化的本位思考,正面接受台灣餐飲市場飽和的狀況,以及事業體經營上正在衰退的現實,自砍35家店背後當然有其道理。
(王品近年盈餘變化狀況。)
比品牌思維更重要的是因應市場調整策略
品牌雖是經營餐飲事業上行銷的一大策略,但死守品牌過去形象也會落入經營迷思。像王品勇於隨時因應市場變化,快速進行商業模式的改變,不怕失敗才是經營的上策。如現今因王品看到大陸外送文化非常蓬勃,因此快速跨入外送市場,但也因為兩岸人力成本上升,而讓今年第1季財報公布不如預期,王品股價更從121.5元快速下跌,如今只剩80幾元。因前述人力成本的調整可以經過策略的優化來降低成本,但新商機的開發才是長期獲利的基礎,做為王品的改變雖短期未馬上看到獲利,但股價的大幅修正卻有利後續新股東以較低的成本進場。
筆者看好王品,不在於王品的品牌價值,而是公司可隨市場不斷調整的方式來經營,用這種創立新企業的態度來因應市場,股價委曲也只會是短期現象。
股價大跌已接近長期投資價值
預估本益比來到低檔
王品預估本益比來到歷史低檔,但18倍的本益比在台灣的整體市場本益比仍屬偏高,仍具風險。
(王品財務數據本益比分析位於歷史低檔。)
王品營收已漸漸翻升
營收衰退情形已出現拐點。
(王品財務數據本益比分析位於歷史低檔。)
預估107年每股盈餘為4.93元
(王品每股盈餘預估分析。)
王品技術面及籌碼面分析
技術分析及籌碼分析日線
(王品技術分析日線。)
技術分析及籌碼分析週線
(王品技術分析週線。)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