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Posted by UC Wang 5月 15, 2019 2 comments



2019/05/15 財經專欄(19) 美中貿易戰第 9 局,投資人該如何衡量風險並調整下注的籌碼。
(圖片取自網路開放資源。)


前言

原本,本文筆者在禮拜一就開始撰文,要來發布一下對美中貿易戰的看法,但因可以撰文的時間不足,幾乎都把時間最優先留給跑選股數據了,因此本文拖到了今天才完成,有些情勢在這兩天也變得很不同,即原本在市場非常悲觀的情況下又很快速的擺脫陰霾,但這種股資者非常短暫記憶,即市場大跌時看得非常悲觀,但市場回漲時卻又變得很樂觀,這種投資人普遍都有的盤感在這樣的美中貿易大戰背景下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本文就來說明筆者的論點為何?

貿易戰第 9 局下半場川普的暴投

近期,原本美中貿易協議在接近尾聲且大家預期會有不錯結果下落幕,結果川普卻於本月 5 日從推特翻臉開火,引爆新一波的貿易戰火。期間,適逢台股反彈回前波 1 萬 1 千點,面臨前波的套牢壓力,又碰財報公布旺季,因此筆者近期就少發個股分析的文章,原因是逆著大盤修正風險而個股還能往上漲的難度頗高。因此,就在台股歷經了一個多禮拜的殺盤之後,本文就藉此次的利空事件來談談風險該如何衡量,以及筆者對於貿易戰的想法。
對於有讀過本站舊文的讀者,可能知道本站版主是個死多頭,而且嚮往的是「二兩式」的投資原則,即完全的持股,再依據個股的基本面進行汰弱留強的方式。對於筆者的認知而言,系統性風險往往就在發生的當下就已充份的反應在股價上,因此最難以事前預估。由於人類是情感的動物,對於國際性大事件渲染,媒體會放大利空的情緒,反應的速度總是比財務面的利空還要來得即時而快速,因此較偏向效率市場假說的行為。而本站的衡量原則主要是基於個股財報呈現的資料樣態,進行模擬未來獲利的預估選股策略。其中,唯一無法被估算進去的便是系統性風險,尤其是美中貿易戰這種政治性風險更是難以估算。

言語好比利劍,口舌帶來惡果

由於,上禮拜 5 日川普於第 9 局投出的第一球暴投,或許還能解讀為美中貿易戰川普祭出的談判籌碼。但是本週六( 11 日)川普推特的發文,及近期的所有推文卻皆帶有引戰的味道,有十足的鄉民氣息,帶有嘲諷、輕視、威脅,因此這第二球的暴投幾乎象徵開戰。對於不再是小貓的中國來說,絕對沒辦法忍受這種屈辱,也沒有台階可下。因此,前日大陸回擊了美國,調高了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如此一來,美國投了兩個暴投、中國回擊了一顆,雙邊幾乎等同貿易談判正式破局,系統性風險大增,而後續的 3,250 億美元關稅清單,除非川普受到國內輿論的壓力,否則在民調支持率仍高的情況下也是幾乎課定了。
而週一美國盤中道瓊大跌逾 600 點,川普在最新的推文怪罪習近平是破壞貿易協議的一方,並將後續的 3,250 億關稅清單做為下一輪談判的籌碼,並期待跟中國在 G20 高峰會上會談,代表的是第 1 輪的 2,000 億美元清單在中方祭出反擊後目前已無轉圜餘地。

對中國而言,貿易戰的風險及後果已見效

對於在中國設廠的外國企業而言,甚至是中國國內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貿易戰的風險已不再是「關稅」風險,而是美中兩國角力的戰場,已是大到非做出避險不可。因此就算後續的 3,250 億美元關稅清單不打了,或者最好的情況是前波的 2,000 億美元清單也被美國收回。然製造業相繼退出中國地區轉往他國發展也會變成企業降低風險的考量,也就是說不管貿易戰是否繼續惡化下去,對中國的不良影響也已經見效。因此,若川普的惡意是帶有策略性的,則恐嚇的不止是中國,更多是在中國設廠的企業。
對美國而言,防止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 1 強權,是川普打貿易戰唯一可以獲得的民意基礎。因此,美中貿易逆差只是個假議題,目前的貿易戰也只是種手段而已,將各國至中國設廠的製造業趕出中國,並斷絕中國的成長速度及科技發展才是美國最想看到的結果。其中,從科技角度來看最為明顯的就是 5G 技術的爭霸,更被視為是後續美中科技角力的主角。

從貿易戰走向科技戰

美國對於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中國,認為是中國進行科技偷竊的結果,及中國政府補貼企業,造成中國企業殺價進行市場競爭,藉以擴大科技業事業版圖,與外國企業進行不公平競爭。筆者認為,中國的進步神速與龐大的人口數直接相關,過去美國 3 億人口為何可以擁有全世界最一流的人才,主要也是因為美國企業給高階科技及技術人才高薪獎勵,因此世界各國人才前仆後繼前往美國,也有不少是華裔科學家。但這十幾年來,中國企業開始卓壯成為跨國大公司,也開始給得起高於他國市價的薪水,挖角全世界最一流的高科技人才,發展高科技產業,因此被挖角的高階工程師也像是來來往往的蜜蜂一樣,將產業技術的花蜜不斷帶往中國或其他地方。相反的美國,卻是將所有華裔的科學家或工程師看成是中國派來的臥底或偷竊賊,這種現象跟過去美國非常康慨的吸引大量人才,情況已有所不同。而中國卻正在走美國的過去的道路,也就是說中國的企業獲利成長及攀高的人均 GDP,開始吸引外國人才前往中國工作,薪資錢景也已充滿吸引力。比如過去中國用更高的薪水將不少在美國工作或其他國家的高階科技人才吸引到中國企業任職,或台灣過去高階的半導體人才被大陸挖角也被輿論形容為叛將,以及近幾年台灣人才主動的流出到大陸尋找高階工作,都形成了中國科技技術發展的活水。

川普劍指智財權,貿易戰並不樂觀

筆者認為,後續的貿易戰並不太樂觀,原因是美國最想讓中國簽的協議,就是智慧財產權或市場准入等條約,這些條約都是不利中國發展科技技術的緊箍咒,一旦簽了之後,便好比不平等條約,因此結果便是結局發展成全面貿易戰是最有可能的選項。
所謂的智慧財產權,並不一定就像是我們所知道的,狹隘定義上:如仿冒、複製、非經授權任意使用等等,是我們比較熟知的智財權。但在科技技術上,智財權就不是這麼容易說明的東西,原因是所謂的「科技」,創始之初的技術理論都是先由「期刊」、「論文」開始,這些技術文獻都是全球任何科學家參與學術研究可以取得的資料,而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將其物理化、商品化的過程,都很有可能經過同樣的技術理論來實現。如 A 或 B 同時發展一項類似的產品,假設成功後也同時申請技術專利,結果就是 A 或 B 依據了某一項共通的理論,完成了類似的產品,此時就很難去判斷到底是 A 去參考 B,抑或是 B 去參考 A,只能依據不同國家的智財權法庭來判定,但是這種判定都是基於國家利益上的考量判決,是已開發國家打壓別國專利技術的自私利器。
比較明顯的例子是,去年美國指稱中國華為的網通設備植有竊密晶片或程式,便在沒有任何證據情況下就可以任意的栽贓嫁禍中國華為,還能聯合其他國家去圍堵中國的 5G 技術。過去,台灣的友達面對 2010 年面板反壟斷(又稱反托拉斯)案件,由於友達是唯一堅持不認罪協商的企業,而友達的高級主管便這樣被拘留美國坐了 6 年的苦牢。還有過去 2012 年,台灣的宏達電花了大錢,買了許多專利技術與 Apple 進行專利訴訟戰,最後還是因為美國法院的判決而敗北,讓 HTC 已生產的智慧型手機無法販售至美、歐等地區,變成庫存而虧損,導致宏達電後續的衰敗。我們該想想,為何中國企業也發展自已的智慧型手機卻沒被 Apple 提告,並不是因為他們擁有自已的智慧財產權,而是中國有 13 億人口的市場,而 Apple 不想去得罪中國企業罷了。除了這些案件外,還有許多台廠的例子在專利技術上受到美國欺壓的案例,在在顯示所謂的智慧財產權表面上說得好聽,但其實不過就是強國的工具罷了。
因此,我們不該喜孜孜的看著美國怎麼去修理中國,因為美國過去也是這麼修理台灣。雖然台灣與美國同為民主國家,但卻不代表美國會跟台灣站在相同的陣線,台灣也不必一昧的去抱美國的大腿,因為在筆者的認定裡,美國的政策全是帶著美國的商業利益打量,根本不會去管他國的死活。有時候我會看到一些網友筆戰,在美中兩邊選邊吶喊,筆者看在眼裡都覺得很可悲,因為不管是美中的哪一國,都沒有哪國是對台灣真正的好。而台灣的政治,顏色不同也只會選單邊站,不像菲律賓政府那麼聰明,沒辦法在美中兩大國中交涉出最利台灣的國際地位出來,也是筆者對台灣的前景非常悲觀的地方,台灣年輕人要在這種環境背景下,別說是薪水了,連維持基本生活都比他國年輕人還要辛苦。

貿易戰下,投資人資金如何配比

台股在這一波亂流當中急速的下挫,加權指數跌破季線,而櫃買指數更是快速的回測半年線。因此,在這波貿易戰下,最終的結果會是如何仍在未定之天,而讀者最想知道的便是資金要怎麼配比,是要先避開這一波,還是要進行跌深搶短,抑或依據技術面訊號來進場。筆者認為方法可以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擅長的項目及技能不同,但是比較推薦的及不推薦的各有兩種,如下。

方法一(推薦):利用技術面訊號進出

這種方式是台股投資人最擅長使用的,因為筆者不管在哪支個股都幾乎看得到技術面操作的影子。因此,利用股價技術面的跌破及支撐來進行資金的進出操作,雖然缺點是去頭去尾,也推高交易的成本,但好處是可以掌握到中間主升段或避開中間主跌段的風險。

方法二(推薦):利用市場便宜股票的多寡來決定投入的資金比例

這種方式,可以被動的在市場股價評價過低時多買一點,在高檔股價評價過高時少買而一點,但是要如何去評價目前市場上的便宜股票有多少呢?很簡單,本站的專題 7 很貼心的每日整理依據市場本益比換算出來的最佳投資比例,也就是參考本站的專題 7 資金配比就可以了。

方法三(不推薦):滿持股操作,不要管貿易戰

這種操作是筆者比較偏好的方式,對於大盤技術面偏空或空頭來臨時,其實筆者也不是看不懂大局,但仍是會有忍不住買入好股的衝動,因此也不推薦給投資人。筆者會去嚮往二兩式的投資法也是因為如此,可能個性使然,除非讀者同樣得了不買股票會死的病,不然不推薦。筆者在追公視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飾演李大芝的陳妤,對著因為兒子殺人而陷入低潮的父母大喊:「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也就是說,滿持股操作就要有類似這樣的精神!

方法四(不推薦):利用國際情勢的走向來合理推斷

這種方法雖然更屬於專業投資人的方式,但筆者認為不推薦,原因在這次的美中貿易大戰中,美方的大元帥是川普。根據過往的經驗,川普的發文常讓各國的專家大為詫異,原因是專家們習慣從各國的利益基礎來權衡各方的領導人可能做些什麼動作來達到雙贏的局面。但是,川普推文的影響力會這麼大,並非只是他是全球最大霸權的總統,而是他的動作時常跟專家普世價值的預期相反,因此利用國際情勢來判斷市場走向,並不是個好方法。過去川普當總統的口號便是讓美國再次的偉大,而筆者認為這句口號下面還有一句,就是讓川普更為偉大,也許專家們想的太複雜了,最可能的原因可能非常的幼稚。川普不斷透過反市場操作,讓全世界雞飛狗跳,背後的原因可能也不是有什麼更深的謀略,也許是出於很自私的理由,或只是為了宣揚個人權力的展現。因此,在這種不按牌理出牌的領導人身上,要用「合理性」來推斷情勢,恐怕會不斷的猜錯邊,因此這種方式筆者認為不妥。

總結

美中貿易戰第 9 局,這波亂流就在川普突如其來的開火導致了戰局的推延,但後市拖得愈久,其實對中國的立場愈不利,因為 2,000 億美元的關稅也已經生效了,而中國設廠的企業也已經變成熱鍋上的螞蟻。因此,美國在這波貿易戰裡不管結果如何,已經註定會是贏家,但筆者認為這種方式獲得的貿易勝利也會為美國的未來帶來無限的風險。原因是美國的內需市場有 3 億人口,而中國有 13 億人口,雖然美國人民的消費總額還是遠大於中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此消彼長。原因是美國受薪者薪資狀況跟台灣一樣,是超級 M 型化的社會,而中國的最高薪人群卻是落在青壯年身上,是較為健康的常態分佈;也就是說 M 型化社會裡最高薪人群的消費是「房地產」、「跑車」、「奢侈品」,對社會有負面影響,對普遍大眾沒有受益,對零售業、商家、上班族等均受害,看看我們台灣想一想便清楚了。相反的,中國的高薪者是對未來可以有期待有未來的青壯年、年輕人;人才,才是推動社會經濟進步最重要的動力來源。因此中國本來就已經開始轉型,由製造業大國變成消費大國,這次的美中貿易戰幾乎難以動搖中國的國本,中國靠著即有技術及龐大的內需市場,就可以跟除了美國外的各國做更多的利益交換,到頭來美國同樣是吃虧。
最後,筆者認為川普的動作是看著美國股市及大陸股市的高低來做反應的,也就是股市的反應被做為市場的風向,當美國股市平穩時但大陸股市卻大跌,川普也許會覺得是美國人市場信心在支持著他的政策,反而會見獵心喜加碼操作。但是,相反的,當美國股市大跌或大陸股市表現平穩時,川普就會馬上改變方式,利用信心喊話再把美國股市拉回來,如此一來就像是讓國際市場洗三溫暖一般,也讓川普樂在其中,可以整晚不睡的推文。筆者提過,也許背後可能是藏著非常幼稚或私人的理由,而不是什麼偉大的謀略,因此對於貿易戰風險的評估,筆者認為最好的方式是不要主動的去預測些什麼,但波動是絕對的,也許這幾天美國股市跌幅不大的情況下,台股市場上也漸漸太平,這種平靜可能會是招來更大風暴的前兆。最後仍要提醒一下,本文純屬個人億測,望讀者們參考就好。

※本文為個人研究,非投資建議,相關數據依據當時公布之財報資料推估,僅供讀者參考。






財經時事討論

2019/04/07 財經專欄(18) 淺談偏見如何誤導我們的投資決策,依靠真覺愈多就離真相愈遠,而洞見就是避開偏見,正確的邏輯推演 2019/03/17 財經專欄(17) 淺談用古騰堡‧芮克特定律用於衡量金融股災的大小與發生率,讓您參考及評估是否該當為股災而預先避險? 2019/01/28 財經專欄(16) 統計數據會說話、但也會說謊!本文帶您探討有哪些數據被扭曲了,理財又該如何在真假數據裡掏金。< 2019/01/02 財經專欄(15) 以賭徒思維淺談長線投資的「存股」為何可行? 原因在於擊敗「莊家優勢」的武器就叫做「時間」 2018/12/14 財經專欄(14) 以外資大摩投資報告為例,淺談該如何正確解讀相關訊息

2 則留言:

Search

Bookmark Us

Delicious Digg Facebook Favorites More Stumbleupon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