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9日 星期四

Posted by UC Wang 9月 19, 2019 2 comments



2019/09/19 網站導引(5) 台灣低薪困境深不見底,致年輕人突破的對策,以及如何使用本站。
(圖片素材取自網路免費資源。)


前言

最近本站粉絲團,有新加入的網友建議能否提供教學文章,說明如何使用本站資源、及上下車的方法。不過,礙於國內法規的規定,任何人不得在公開的場合、網站,對任何個股做價格預測、買賣建議,因此本站仍需符合國內相關法規、做個守法的良好公民。另一方面,筆者也理解網友的需求,但同時也思考一些更深層的問題。筆者認為,本站資源確實可以做為一種初期選股策略及佈局,但長期依賴這樣的資源卻非長遠之計,最好的方式還是讓讀者建立起自已獨立思考、批判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才是本站真正想要表達的理念。而本站量化的選股研究、質化的個股分析,純屬個人邏輯思維等主觀判斷,若做為投資依據仍有風險。因此,本站成立的用意,並非要「報明牌」,過程只是呈現一種「預測」、「驗證」、「修正」等邏輯思維,並不做其它用途。因此,若上述相關風險預告,讀者都清楚瞭解了,也可以理解本站不負任何投資損益責任,便可以繼續往下閱讀本文。

賽局理論下的低薪困境

台灣低薪的困境,相信大家切身感受,尤其是年輕一輩感受又更深。低薪的原因這 20 多年來不斷被討論,原因雖然很容易找到,問題卻遲遲無法得到解決。問題被隱藏起來的最主要原因是年輕一輩在經濟、社會、政治等賽局中都被犧牲掉了,在賽局下假設有 A、B、C、D 等 4 個階層、象徵 4 種社會地位的人們參與,而 4 種不同階層社會與經濟地位者,享有不同分享社會資源的優先順序,其中 A 是最高優先者、其次是 B,而 D 則是最為弱勢者。A 是最高的決策者、領導者,如總統、部會首長或行政長官;B 則是法律的制定者或官員,如大法官、立法委員、縣議員等;C 則是財團、地主、企業家、資本家;而 D 則是一般普羅大眾、中低收入者、低薪或無資產者。4 個階層的社會族群,形成一個非常陡峭的金字塔結構。

理想資本主義結構


(理想資本主義金字塔結構,圖片自行繪製。)

台灣一直是屬於資本主義的社會,在資本結構中,D 是為數最多的人群,佔整體人口的 90%;而 A、B、C 則相對少數,僅佔整體的 10%。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理想的經濟模式是,經濟的動能由金字塔下方的人們透過消費所帶動,企業家則透過銷售產品、提供商品服務等獲利,而政府享受經濟成長,稅收等以充實政府財政。金字塔上方的國家領導,須建立民間良好的投資管道、帶動勞工的就業需求,同時制定產業政策與方向,來扶殖新興產業。也就是說,資本主義結構下,須先充實民間的消費與動能,讓人才適材所用,當最底層的需求被滿足了,金字塔上方的企業主、政府機關也都可以獲利,達到一個正循環。

台灣資本主義結構


台灣資本主義金字塔結構,圖片自行繪製
(台灣資本主義金字塔結構,圖片自行繪製。)

但可惜的是,資本主義下最醜陋的一面不斷在台灣上演,20 多年來政府的施政不再去充實民間的消費與動能,反而是透過貨幣政策不斷的貶值,透過打壓民間資產與所得,來保護既有企業與產業。官員與產業大老連成一個陣線,如大降遺產稅、很低的房地產稅率、不斷打壓的台幣匯率、很低的資本利得稅等,以及成立一堆專法來打壓新企業的進入門檻,對即有企業大開避稅的後門。同時,多年來政客透過參與公共設施制定權,利用政府資源來炒高自有土地屢見不鮮,被炒高的土地成本無異對新創業者形成很高的市場進入門檻。在新創業者難以與既有業者競爭的情況下,企業家大者衡大,產業不思進取、不必冒險進行產業轉型就可以輕輕鬆鬆賺到錢,導致多年來產業停滯不前,產業競爭力一直停留在 20 多年前的代工、製造。而政府對於民間薪資停擺,不但不聞不問,還不斷透過失真的統計平均數自我安慰,民眾多年被教育成愚民,一不問產業政策在哪,二不問稅務的公平性為何。因此,除了富人財產可以世襲,那些落伍的產業還被常年保護者,就好比是「大富翁」遊戲裡,當前面的玩家把所有可蓋的資源都蓋滿後,後進的玩家走到哪都要先被扣走一筆錢,只能愈走愈窮,台灣就是這樣,而後進的玩家就是現今的年輕人現況。

深不見底的政治漩渦、沉沒的經濟

我想,台灣政治面惡化,影響到經濟層面惡化的事將持續到永遠,永不見底。近期最讓人驚訝的政治事件,大概就是郭董退選總統的這件事,不管郭董適不適合當總統,至少是個白色的光芒。從政治上的紛紛擾擾上看,台灣的選民充滿了民粹的聲音,檯面上的問題永遠是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在正常的國家裡,不是應該要關心政策嗎?但在台灣卻只在乎顏色,以及政治人物的言行舉止等細支末節。台灣是實行類似美國的大總統制度,總統掌握著高度的人事任用權,所有經貿策略方針等決定幾乎掌握在一人的決策裡。因此,不管是哪個政黨執政,走到清一色的政府官員都是同一派系出身時,對台灣就是個災難。多年來的經濟退步,也是因為法律的修惡,官員與企業家之間利益互相掩護,民主開著倒車。外商對台灣投資更是沒有信心,政府只要換個顏色,政策出爾反爾早在國際淪為笑柄。試問,外商不願冒風險、新創產業又被政府的專法處處打壓,國內殭屍產業橫行,慣老板滿街跑,學生的教育又是盡開學非所用的課程,年輕人因為國家政策的失誤與制度的殺人,早深陷在漆黑一片、在可預見的未來裡,目前沒半點光明。
對比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同樣紛紛擾擾了好幾個月,筆者認為民主運動裡,若要冒著生命危險來抗爭,若不是跟生命有直接關係,通常都跟經濟脫不了關係。因為,一個國家的人民若無法在經濟無虞下活下去,一樣是死路一條,那他就具備了失去性命的覺悟而抗爭的勇氣。如香港的劏房問題,無資產者若住在香港,不管他能力多優秀,一樣跟貧民沒兩樣。反送中明裡爭的是民主選舉,但事實上動機卻是為了解決貧富差距等經濟問題。香港人民為了爭取脫離中國的掌握,爭的是香港的自治、求的是生存,為的是搏得一點光明。而台灣早深陷在兩大政黨顏色的掌握中,資本主義的陋習一樣在台灣橫行。筆者認為,民主制度若只能走向民粹與愚民,今日的香港現況,同樣就是明日的台灣。

低薪下產業結構問題

台灣低薪原因,主要在上節所說的問題上,即政策的失誤使得富者愈富、貧者愈貧。除此之外在教育政策上也出現大問題。例如我國允許企業家廣設大學,但是又要在學費上制定收費合理的上限,且政府補助又極為不公,頂尖學校與二流學校資源天差地別,造成部份學校經營困難而淪為教育學店,廣開如餐飲、服務業等低設備成本、低行業門檻等科系,造成大學文憑貶值,且畢業生素質良莠不齊,所學技能又與產業界脫節,淪為惡性循環。因此,我國在教育上的偏差,使得國內企業超過 8 成只剩下服務業、代工業或製造業,其餘 2 成則為水、電、燃油等國營企業,及極少量的高科技產業。因此,我國在內需市場上,由於政府長期扶植代工產業(如長期的弱台幣政策),造成高階人才出走到高競爭、高薪資國家,及國內教育又是偏向低競爭門檻的科系,逐漸的國內企業以服務業及代工或製造業為主,而這兩個產業都是「低薪」產業,造成台灣的低薪輪迴。

台灣貧富差距等結構性問題,圖片自行繪製
(台灣貧富差距等結構性問題,圖片自行繪製。)


年輕人該如何在低薪下突圍


一、精進自我及強化資本利得

首先,年輕人應該讓自已往上圖中的橘色線靠攏,要盡量增加從資產上產生的資本利得,由於我國對資本利得的課稅是非常寬鬆的,我們需要好好利用。另一方面,則要讓自已盡量脫離純服務業與製造業的低薪處境,也就是說,學習一技之長,想辦法往高附加價值的產業面移動,否則只能窮忙。由於所得,並不是我們想像的,純粹只能靠薪水而來,當薪水不夠時,透過斜槓來達到是必要的,但是像是外送兼差、打工等體力活就千萬不要。斜槓的人生一旦只能累死自已,就變成悲劇人生了。而投資技能,需要變成一種人人必備的技能,若財富無法透過投資來滾大,那麼現今領的薪水就算全部都存起來,將來也肯定是死路一條。

二、避免負現金流資產

理論上「買車」、「買房」應該視為一種資產,但在現金流的角度上,購入資產反而形成現金流的流出,則視為「現金流的負債」,要盡量避免。由於台灣人口負成長,且民間消費愈見萎縮,將來「零售業」陸續倒閉是個正常現象。「零售業」不成長,再來則是「服務業」也要開始出問題,因此「店面」及「住房」的需求將會愈來愈少,供給量將愈來愈大。由於「房地產」絕對不是經濟的火車頭,不管房屋貸款利率多低,供需問題才是將來影響價格最直接的因素。而「房租」雖然也是造成負現金流的原因,但筆者認為現今忍痛多繳點房租,總比將來懊悔買到價格腰斬再腰斬的房子來得划算,同樣的錢應該放在最有效用的地方。而「買車」比「買房」更不值得,買房還能自住,且價格具有緩跌的僵固性,但車子只能年年快速無情折舊,養一台新車更是所費不貲。

三、創業須三思

現今的創業,已經不如過去美好,是高競爭力的競賽,也是最高風險的賭局,尤其小型創業陣亡率超高。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諮詢服務中心統計在 2017 統計,創業在一年內陣亡的機率有 90%,而在 5 年內失敗的機率則是 99%;也就是說創業家能撐過 5 年的機率,在現今的社會結構下僅有 1% 的成功率。台灣創業的失敗率之高,主要都在產業缺乏自我特色,且期初創業所需的成本,形成很大競爭門檻,尤其是加盟店,如加盟型茶飲店或餐飲業等,年輕人需好好精算一下再做決定。由於台灣的消費能力正不斷減弱,開店創業又需要大量資金的挹注,目前社會的消費行為早已走向多元化、新型態的商業模式,已經不是早期的傳統創業模式,若年輕人不是特別的有研究,且真的具備兩三把刷子,再經過利潤與風險的精密計算後才覺得有勝率時,再去做這樣的事,否則千萬別貿然的想要創業,創業要成功比培養理財能力還難。

四、建立獨立思考能力

理財投資能力,最需要有想法、有信念,否則只是亂槍打鳥,一時的成功也可能只是好運氣,因此建立自我獨立思考的能力很重要。筆者認為,投資跟賭博真的就一線之隔,若您無法判別這筆交易是靠實力贏的還是靠運氣贏的,就千萬別高估您自已的技巧。投資是個長期磨練的過程,真正的賭徒,會先考量方法的「穩定性」,及確認方法與結果是否長期可以達到「正相關」。成功的賭徒,不一定是短期賺到大錢的人,「賭徒」靠的是長期試驗下達到「正報酬」,賺的是資本在概率下產生的盈餘。而短期暴利的賭客,靠的卻是「槓桿」與「運氣」,一時的好運沒法長期持續。在投資裡,「運氣」沒法複製,「運氣」只是偶然下的結果,就連巴菲特的驚人績效也是需要仰賴運氣的幫忙,再加堅強的實力為後盾,才有現在的結果。長期而言,一個具備「正期望值」判斷的賭徒,長期下來扣掉「運氣」的成份,一定回歸至統計上的均值,這個均值才能穩定的創造現金流收益。

如何確認理財方法的有效性?


舉例說明

為了確認「有效性」這個概念,我們先來假設底下的兩種情況,假設下方有兩種丟銅板的賭局,且賠率是 1:1,試問我們要丟多少次才能確定我們參與的賭局是哪邊?

(1)銅板出現正面的機率是 53%,出現反面的機率是 47%。

(2)銅板出現正面的機率是 50%,出現反面的機率同樣是 50%。

考量上述的兩種情況,以賠率都是 1:1 的情況下來說,情況(1)的潛在報酬率是 6%;而情況(2)的潛在報酬率是 0%。因此,假如您只丟一次銅板,且出現正面的結果,你要如何判斷你的結果是屬於上面兩種的哪一種?

答案是:很難判斷,因為在這個賭局中,只丟一次且出現正面的機率,出現在情況(1)的機率是 51.46%,而出現在情況(2)的機率則是 48.54%。以潛在報酬率相差到 6% 的兩個賭局,兩者機率的差異只有相差 2.92%,而實際決定銅板出現正面的關鍵因素仍在「運氣」。


理財新手最大的風險與謬誤

過去筆者曾經討論過「集中投資」與「分散投資」的優缺點,其實這問題要看適用的「對象」而言。對於「老手」來說,「集中投資」可以將資金放在勝算比較高的地方,且報酬率會比「分散投資」來得好,因此投資達人、專家大多建議要集中火力,且持股檔數不能過多,建議都在 5 檔以內。但是,筆者認為對於「新手」而言,最大的問題並非在於「集中」或「分散」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新手沒法衡量自已的交易結果是來自於「運氣」還是「實力」。也就是說,集中交易給新手的最大風險,是結果可能帶來錯覺,因而誤判自已的能力,發生更為嚴重的後果。就好比上述舉例的說明,出現「正面」結果的主要因素還是來自「運氣」比較多。

大數法則 vs 小數法則

再來討論一下大數法則,以前面的舉例中,如果要證明情況(1)銅板出現正面的機率是 53%,出現反面的機率是 47%,大數法則告訴我們需要不斷的丟銅板,丟上千次、上萬次以上來確認這枚銅板是否符合情況(1)正面機率 53% 的那一枚。
上述的大數法則我們很容易去理解,但是我們比較容易出問題的都在小數法則的迷思裡。比如說,在一場大聯盟的球賽裡,A 選手擊出 5 支的安打但沒任何打點,而 B 選手則打出了 2 分打點的安打,及 1 分的全壘打。試問 A、B 兩位選手誰是比較優秀的打擊手?誰在記者會比較容易被報導?以打擊的內容及上壘率來說,A 選手並不比 B 選手差,但以結果論來看,B 選手受到的關注會更多。這就是小數法則的迷思。相同的問題,用在理財投資裡,一個幾年內資產翻倍到好幾倍的投資人,不見得就比長期穩定收益成長的投資人來得高桿,原因就在於,小數法則很容易出現極端值。若以棒球來說,在一場球賽中打出兩三支全壘打的球員雖然很不容易,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位,並不算罕見,但要在一個球季裡打出 500 支以上的安打,那個人就絕對是個難得一見的怪咖。

如何使用本站資源

如果看完上節關於「如何確認理財方法的有效性」,您已經完全理解了,那再舉上節的例子中,在情況(1)的賭局裡,賠率為固定 1:1,勝率只是提高到 53%,就可達到潛在報酬率 6% 的收益。柯斯托蘭尼曾說,他無法去預判哪支股票哪支會跌,但是成功的投機者在一百次交易中,只要能獲利51次,虧損49次,那他就是贏家。對比柯斯托蘭尼的說法,是不是跟本文丟銅板的機率範例很相似呢。接下來筆者將要說一下,這個舉例與本站的關聯性在哪?

本站專題選股清單績效、統計分佈,圖片自行繪製
(本站專題選股清單績效、統計分佈,圖片自行繪製。)

以本站的統計明細(欲知明細點我下載),目前的樣品數有 599 筆,統計績效平均值為 5.75%,且中位數也約在 5% 左右,每筆交易持有時間平均約 125 天,代表一年約可交易 2.92 次,換算平均年化報酬率是 17.73%。也就是說,以前述棒球選手的例子來說,本站符合大數法則原則,類似於可以在一個球季打出 500 支安打以上的怪咖。因此,在現有資源下,讀者可以有底下的幾種做法。

方法一、投擲飛標的做法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利用投擲飛標的做法,假如您信任本站的話,將資金局部分散在本站提供的選股清單裡,愈分散愈好,如此則投資人的績效等於間接追蹤本站的專題,有點類似自選型的 ETF 概念。

方法一、投擲飛標的做法,圖片自行繪製
(方法一、投擲飛標的做法,圖片自行繪製。)


方法二、當做選股池

第二種方式則是將本站的專題選股清單,當做第一階段的選股池。相較於讀者自行在台股的 1700 支中尋找,在本站挑選出的 100 多檔個股,投資人再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所精選出來的股票會有很高的機率可以打敗本站的專題績效。比如說,原本投資人在尚未使用本站的情況下,假設每年能打敗大盤報酬率 5%,那在使用本站標的當選股池的情況下,將可在每年平均報酬率 17.73% 的情況下,再加上 2%~4% 的投資人個人的超額報酬率,若投資人做的功課愈深入,則可以提高的報酬將愈多。

方法一、當做選股池,圖片自行繪製
(方法一、當做選股池,圖片自行繪製。)


小結

本站 913 架設的初心,在於深感個人及同世代間、社會新鮮人,及一般普羅上班族,薪資長年停滯、物價及生活成本高漲,已經形成低薪輪迴等難以改變的宿命。其實低薪的現象在全球的成熟型國家普遍都有,如「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作者皮凱提,在他的大作中提到,資本利得遠大於經濟成長率是資本社會的既有現象,也就是說,經濟成長裡包含薪資的貢獻正在減弱,而資本利得的佔比不斷的擴大。不過,筆者認為台灣的情況又更為嚴重與貪婪,資產與資本家結合政策彼此合作,形成長期利益的共犯結構,受害者便是這一代青年及下一代孩子的未來。

圖片取自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自行繪製
(圖片數據來源取自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自行繪製。)

其實在這次的選舉中,已經很少人討論國家以後經濟的策略,總統大選不再有任何的國家經濟戰略,只有補貼、補貼再補貼,過去年輕人怒吼的聲音一下子都不見了,連外交國少掉了一個,也沒有人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這樣的情況真的很悲哀,當一個國家的人民已經不再相信政府有什麼做為時,這個國家的人民就只能一切看自已的造化。
筆者認為,本文致年輕人突破困境的作法,說穿了就是叫大家要盡量的往資本家那邊靠攏,因為政策及環境都對有錢人有利,對窮人不利,我們只能透過資本利得的成長來禰補薪資收入的不足,以保障我們的未來生活,才養得起小孩,讓下一代有未來。但是,資本收入遠大於薪資收入本來就不該是個正常國家當有的做為,資本利得僅被扣很低的稅率,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本站提供資源主要是做為年輕人投資的助力,並非做為致富的管道。)

※本文為個人研究,非投資建議,相關數據依據當時公布之財報資料推估,僅供讀者參考。






本站說明

2019/01/09 網站導引(4) 談談本站利用「二兩」的衡量式換股價值型投資法對於改良 Smart Beta 策略的啟發 2018/05/21 網站導引(3)、論事件改變及資金下注的時機好壞 2018/05/02 網站導引(2)、財務估測與氣象預報的相似性及應用 2017/09/30 網站導引(1)、架站動機

2 則留言:

Search

Bookmark Us

Delicious Digg Facebook Favorites More Stumbleupon Twitter